中國基建在全球已經打出了響亮的名號,中國3D打印技術也已經走到世界前列,就連美國也曾數次「求購」,但中國都拒絕了,堅持將這項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並且還在不斷深入研究這項技術。如今中國的科研團隊已經不再局限於常規的3D打印技術,而是打算將這項技術與中國基建結合起來,挑戰建造世界最大的3D打印建築,讓人不禁感嘆,中國的3D打印技術到底有多強!
根據中國有關專家的說法,我國的一個團隊准備在建造青藏高原上的一座大壩時用上這項「黑科技」,把人工智能和3D打印技術結合起來,一旦完工將會成為世界最高的3D打印建築。在青藏高原上「打印」大壩,任誰聽起來都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我國的研究團隊卻已經開始實施這項計劃了,利用3D打印技術能夠將很多我們原來以為做不到的事情變為現實,這座羊曲水電站就是一項超出人們認知的超級工程。
據了解,羊曲水力發電站將採用人工智能+3D打印技術,利用無人挖掘機、卡車、推土機、攤鋪機和壓路機,一塊一塊地施工。這座水電站從2021年12月26號開工,預計到2024年完工,建成之後這座水電站每年能向河南輸送近50億度的電能電力將會被一條1500公里長的高壓電線輸送,專門用於綠色能源的輸送。該計劃的主要科學家劉天雲表示,水壩的建造與3D打印「本質上是一樣的」,他說,在經過幾年的發展試驗後,3D打印技術在大規模的應用中已經非常成熟,能夠使人們擺脫繁重、重復和危險的工作。
3D打印技術最初是為了節省製造零部件的珍貴材料,能避免造成浪費,但是後來也有一些建築師開始將這項技術用於建築中,不過這些建築規模都很小,迪拜未來基金會的總部就是世界上首家3D打印的辦公大樓,這座樓只有6米高。這次建造的羊曲水電站將會是一次極具標志意義的挑戰,一旦建成將在世界基建領域留下重要一筆。
至於人工智能技術,國內的土木工程技術人員早已見怪不怪,此前我國建造的世界第二大水壩白鶴灘水電站的建造就使用了人工智能技術,僅僅用了4年就完工,可以證明,在工程施工方面,智能機械的性能要優於人,特別是在某些極端危險的情況下,機器比人做得更好,還能避免造成人員損傷。
據了解,人工智能控制的無人駕駛的挖土機可以辨認出倉庫里存放的物料,然後把它們裝進無人駕駛的電動車隊中,整個流程減少了人員的使用,但是效率也有所提升。根據人工智能的規劃,這些材料會在合適的時間送到合適的地點,並且自動進行施工。這種施工方式不僅能保證工程有序進行,也能避免發生人為的失誤,確保建築結實牢固。
不過也有一些工作是人工智能代替不了的,比如從附近山區開採石材土方這類工作,還是需要人來完成,但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確實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